今年以来,光山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实施“培训、督导、排查”三个全覆盖,强化对宗教领域的引导和监管,构建起“防在源头、化在基层、灭在萌芽”的宗教治理工作格局。
学习培训全覆盖,思想引领强而有力。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宗教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强化日常学习。推行“跟班学习”制度,指导宗教团体年初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开展政策理论学习,进行交流发言,并组织宗教干部开展旁听指导12次,防止学习浅层化、走过场。二是开展集中培训。组织宗教界人士参加全县“以学增智强本领 同心聚力谱新篇”统战系统培训班,参与“清明忆先烈 传承爱国情”清明祭扫活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集中宣传月活动和“重温党的历史 筑牢政治忠诚”主题活动,厚植爱国情怀,有效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三是注重成果运用。支持宗教团体建设“大别风骨·同心宣传站”、宗教中国化展室,利用场所内宣传角、墙、栏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文化长廊37个,开展“五讲五比育双通人才”讲经讲道活动,评选优秀讲章讲义10篇,把党的好政策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作为日常讲经讲道的蓝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爱党报国的思想共识。
调研督导全覆盖,政策落实精而有效。坚决扛稳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创新实施“2+3+1”责任落实体系。一是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结合宗教事务治理专项行动,成立5个调研督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不打折扣。二是实行清单化闭环整改。针对宗教领域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和督导发现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下发问题交办函,逐一销号解决,防止问题反弹。共发放交办函22张,交办问题50余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完善制度化管理模式。制定《光山县宗教团体建设规范》《光山县全面从严治教实施方案》《光山县宗教工作协理员考核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对人员、财务、安全、活动的规范管理,规范宗教团体会计站,严格落实重大活动请示报告,执行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年审机制,年度审核淘汰教职人员5人。
日常排查全覆盖,隐患化解快而有序。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宗教领域安全稳定。一是下好预防研判“先手棋”。按季度召开3次宗教工作联席会议,研判中央巡视持续整改和宗教工作督查“回头看”工作任务,9家成员单位进行宗教工作情况汇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台账和治理责任台账,将风险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二是织密隐患化解“责任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兼顾辖区场所、信教群众分布情况,把宗教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落实“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和“1+4”日常排查制度,构建“专项行动+吹哨行动”双机制,实现宗教场所、民间信仰场所和信教群众在网格精准定位,形成宗教事务治理的明细清单和完整闭环,将风险隐患化解于无形。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排头兵”。针对宗教领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处置流程。组建由统战、网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应急处置队伍,提升快速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同时,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累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6次、联动处理宗教领域突发问题2起,持续筑牢宗教领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