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滨县把培训作为压实基层统战工作责任制的“第一道工序”,坚持对象、内容、方式“三维升级”,课堂、现场、考核“三链闭环”,制度、师资、经费“三端保障”,通过系统性优化培训机制,着力破解“本领恐慌”,推动责任层层压实、工作落地见效。
完善培训体系。对象“零遗漏”。建立“1+19+N”矩阵(县委党校主课堂、19个乡镇(街道)分课堂、N个现场教学点延伸课堂),对全县29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94名村(社区)统战委员、1043名新乡贤代表等开展“拉网式”轮训,实现县乡村三级统战干部培训率100%。内容“菜单式”。围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民族宗教事务、民营经济发展等8个专题,开发32门“课程菜单”,由基层“点单”、专家“接单”。2024年来“点单”培训32场,参训人员满意度达96.4%。方式“多场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线上学”,依托格局商学院—淮滨分院举办高端研修班5期,先后组织60人赴河南省新县、安徽省霍山县等地研学;邀请市专家1人次来县授课;开展线上学习33期,参加网上学习2128余人次。
学用成果转化。“案例复盘”引领实践。定期收集整理基层运用培训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案例,通过案例复盘会议、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统战干部深入学习、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搭建“一线练兵场”。鼓励学员将培训所学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多名村联络员借鉴“新乡贤理事会”模式,引导乡贤返乡投资特色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额超2000万元。培训效果变考核硬杠。建立“培训—实践—考核”闭环,将学员结业课题完成情况、实践创新得分计入年度统战考核。
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固化流程。制定《淮滨县委统战部组织教育培训计划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同时,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培训方案,提升培训质量。按照“专兼结合、市县互补”原则,组建10人“同心专家团”,每年动态调整,确保课程常讲常新,每年单列统战培训经费约10万元,用于现场教学点和线上平台运维。
来源:信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