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打造互嵌式社区环境,把社区建设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组织互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开展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治理为契机,将民族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与党建、民生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确保民族工作做好做实做细。结合社区主题党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二是坚持理论宣讲。利用辖区乡贤、道德模范、青年优秀党员等资源优势,组建“红石榴”宣讲队,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事例。充分利用社区公众号、视频号、LED显示屏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强化民族政策理论学习。把民族团结内容列入“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优良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发挥各民族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
服务互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营造氛围,提升家园归属感。充分利用小区游园、日间照料中心等载体,打造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制作宣传标语、文化墙,在红石榴同心工作室、文体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群众集中的场所,悬挂民族知识吊旗、展陈各民族手工艺品等,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二是倾情服务,提升生活幸福感。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辖区各族群众免费进行健康查体,举办消防安全、健康生活科普等知识讲座。常态化开展文艺会演、电影放映、亲情守护等各类志愿服务,创建了“有事好商量”议事会、广场舞大赛、年货节等品牌项目。举办“一家一个菜”民族大联欢活动,邀请各族居民前来做客,讲述自己的特色习俗和美食,增加彼此了解。三是搭建平台,提升群众满意度。搭建“红色驿站”平台,对各民族灵活就业群体实行人才服务,及时更新就业信息。组织开展“红色物业暖人心”等各类活动,为各族群众搭建情感桥梁。开展“文明单元”“特色单元”创建活动,着力将一个个单元打造成居民共同关心、共同呵护的文明家园。
文化互嵌,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做好传统文化浸润工作。充分运用社区书法、戏曲、舞蹈、太极拳等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文明礼仪宣传、书画摄影展、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带动辖区各族人民“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二是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深入开展“非遗进社区”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叶雕、剪纸、火绫子等非遗传承人进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100余场次,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小学生进非遗展馆”等校园特色活动,通过技艺展示、互动教学等形式,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大家从小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三是推动“商城特色”进社区。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多样互动玩法,大力推介詹氏蜂蜜、三多堂布鞋、丰集板鸭等老字号产品,促进特色产品与各族居民生活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