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固始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引导全县19个民族聚居村和周边村结成19组帮扶对子,促进全县各族群众同学技术、同提技能、同兴产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在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突出党建引领,让“同心圆·共发展”的“稳定盘”牢起来。
2021年来,固始县各民族聚居村坚持“基层党建+民族团结”,延伸党建触角,以党的建设锤炼党员干部、以党员干部推动“同心圆·共发展”活动稳步开展。紧抓“日周月季年”五个时间节点,结合信阳“支部联支部”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近40场次。在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党员干部群众民族团结意识,让各民族群众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在疫情防控、防洪抗险等突发事件中,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守护共同家园,有效营造了“全员齐心、群防群控”的生动局面。
二、融合乡村振兴,让“同心圆·共发展”的“助推器”燃起来。
固始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通过“同心圆·共发展”活动促进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针对固始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固始县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服务转移就业、推动就近就业,破解劳动力就业的难题。石佛店镇民族聚居村余庆村、柳沟村引进2家高科技农业服务产业化公司,流转土地3000多亩实行托管高效农业种植,带动60户脱贫户每户增收4000余元。全县各民族聚居村及结对村成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与周边村各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对接,实现1431名贫困劳力家门口自主就业。同时拓宽思路,积极发展聚居村和周边村集体经济,实现全县19个民族聚居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每年不低于5万元,较快的经济发展有力的深化了全县“同心圆·共发展”活动效果。
三、繁荣文化生活,让“同心圆·共发展”的“精气神”聚起来。
以省级文明村镇、省级文明单位“双文明”创建为契机,成立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举办镇村“满意+”和孝善敬老、饺子宴、脱贫致富模范评选。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在民族聚居村和结对村举办“端午粽香情”“中秋团圆聚”“重阳饺子宴”系列活动60余场次。培育组建乡镇乡土文艺队伍和村级广场舞队伍,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广场舞大赛、乡土文艺展演、全民健身运动等活动120场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叙和谐邻里情”主题活动30余场次。将压减掉的原宗教场所转化为群众文体活动中心,依托村级图书室和乡土文艺队伍开展“快乐星期天”活动,广泛引导各族干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四、保障民生改善,让“同心圆•共发展”的“压舱石”稳起来。
固始县始终把满足各族群众对美丽环境、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工作着力点,牢固树立以项目服务群众的理念,近年以来在中央和省下达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基础上配套涉农统筹整合资金400余万元,努力改善民族聚居村和周边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优良生态、优美田园、优秀人文等三优资源,实施户厕改造、“三清一改”、村容村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四改”同步,先后新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小游园6个,硬化修建道路60公里,完善排水管网7公里。各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族群众在日益美化的人居环境中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下一步,固始县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同心圆·共发展”活动,不断促进全县各族群众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生活上相互融入、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来源:固始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