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县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校园教育一体推进,通过宣传普及、学科融入、活动嵌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群体生根铸魂。
一是多渠道宣传。线上组织政治性强、专业素质高的新阶层网络人士聚焦“青年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内容,制作课堂PPT、教育短视频等教学素材30个。线下结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以及日常宣传活动,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县中小学校全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指导学校利用校园景观、公共空间等外部资源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目前,全县中小学已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史馆、黑板报、文化墙和文化走廊等突出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内容达100余处。
二是多方位融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学段,抓好学科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进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学习重要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培训新进教师800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打造“石榴籽”精品思政课程20余节,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联合教育部门指导各中小学培育和选树一批优秀学生社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团活动,通过阅读、书法、音乐、演讲、手抄报等方式,累计培育学生2000余人。
三是多角度嵌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嵌入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和“重走红军路”“同心向党,做逐梦少年”等校外活动,累计覆盖师生达6000余人。充分利用新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红色讲解,在全县中小学招募8名青少年学生组成“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截止目前,累计在“红田惨案遗址”、“列宁小学旧址”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红色场馆共开展宣讲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