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近年来,光山县积极探索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少数民族群众纳入全县320个网格管理,实现情况在网格里了解、感情在网格里拉近、矛盾在网格里化解,用“小网格”撑起民族工作的“大格局”。
一、特色宣讲到网格,共话民族团结情。创新宣讲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县乡村联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选拔22名宣讲员组建4支“红石榴”宣讲队,深入网格宣讲70余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开展花鼓戏、划旱船、皮影戏等非遗文化节目展演和体验活动120多场,以“支部联支部”“饺子宴”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端午粽香情”“中秋团圆聚”等联欢活动300多场,持续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基层治理靠网格,共建美好新家园。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在网格内建立党支部,打造“同心共治”基层治理品牌,团结吸纳少数民族群众90余人入网入格,形成“党建+民族团结+网格治理”的新治理模式。在少数民族人口较集中的3个网格成立“红石榴”同心工作室,组建“红石榴”同心服务团,倾力解决各族群众的生活难题和矛盾纠纷,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三、综合服务在网格,共享发展新机遇。在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办理营业执照16个、卫生许可证21个,协调解决260多名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同心助学、同心助困等慈善捐赠活动募捐90万元。举办“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招聘活动,以网格为单位统计务工需求,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婚迁少数民族群众就地融入和来光务工群众留得住。
来源:信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