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打造根亲文化品牌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5-07 浏览次数:

淮滨县是中华蒋氏的祖根地,中华孙氏的一支也起源于这里。2008年以来,淮滨县委统战部秉持“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的理念,坚持把根亲文化纳入淮河文化范畴,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在着重将淮滨打造成全球蒋氏华人根亲文化圣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根亲文化资源优势,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着力根亲文化研究,同心赓续中华蒋氏文脉。淮滨县委统战部牵头,注册成立淮滨县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聚集和培养了一批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爱好者,在挖掘传承发展中华蒋氏祖根文化方面发挥了推手作用;密切与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合作,联合开展蒋姓、蒋城和蒋国课题研究攻关,面向海内外开展中华蒋氏文化研究征文活动,收集到研究中华蒋氏文化的学术论文80多篇、海内外蒋氏家谱(族谱、宗谱)200多部,出版了《中华姓氏河南寻根·蒋姓》《中华蒋姓·淮滨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淮滨为中华蒋姓祖根地”研讨认定会与第二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专辑》等4部蒋氏寻根专著(刊),撰写了《“中华蒋姓祖根地在淮滨”课题研究报告》,配合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圆满完成“淮滨县为中华蒋姓祖根地”官方认定工作,编印《中华蒋氏淮滨寻根》专刊8期,制作了《蒋国故里—淮滨》、《古朴美丽的期思城》等多部电视专题片,接待了台湾“中华自媒体暨部落客协会”等一批台湾媒体来淮开展根亲文化采风活动,支持配合全国蒋氏宗亲联谊组织完成了《中华蒋氏统普》的编撰和首发工作,在中国淮滨淮河博物馆专设了中华蒋氏文化展示厅和中华蒋氏族谱展厅。

二、着力办好根亲节会,同心扩大淮滨在外知名度。2008年起至2024年,除疫情影响的3年外,淮滨县已年举办了14次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交流联谊活动。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同意,自2012年起,节会名称统一为“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2012年以来,每年来淮现场参加根亲节会的蒋氏族人400-1000人不等,分别代表大陆二十多个省市,香港、澳门、台湾三地,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蒋氏宗亲组织,开展的活动包括“两岸海峡中华蒋氏文化研讨交流”、“淮滨县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中华蒋氏拜祖典礼”“根亲文化文艺演出”等内容。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淮滨的根亲文化工作被列为当地对台工作的“重头戏”,2012年至2019年,台湾蒋氏宗亲联谊会都派出代表参加淮滨的活动。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台湾蒋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蒋孝严先生非常关注在淮滨举办的活动,2011年3月在平顶山接见了淮滨县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代表,2012年专电祝贺“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的举办,2014年为蒋氏文化园及祖庙题写匾额。

三、着力文旅经贸融合,同心助力淮滨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利用本地根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根亲文化“融入”文章,服务中心大局。一是融入城乡建设。在县城区和期思镇建成蒋氏文化园、西周蒋国故城遗址公园、楚相园、“孙叔敖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一批与中华蒋姓文化、孙姓文化有关的游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让游客在信步漫游中了解淮滨的历史、根亲文化知识,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县城区和期思镇,命名蒋国路、蒋城大道、蒋伯龄路、楚相大道、孙叔敖路等多条与中华蒋姓文化、孙姓文化有关的道路,让地域根亲文化主要元素植根淮滨大地;在中国淮滨淮河博物馆内,设立中华蒋氏文化展厅、中华蒋氏族谱展厅和淮滨治淮展厅,向参观游客介绍中华蒋氏祖根文化和孙叔敖文化。二是融入文旅项目。充分挖掘县内历史文化、根亲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资源,顺应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和寻根问祖的潮流,开展历史文化主题旅游活动,着力打造淮河风情游、蒋国故城游、蒋氏寻根祭祖游、孙叔敖廉吏故里游、淮滨县烈士陵园和中共豫东南特委旧址游等,陆续推出“信阳-淮滨-蒋国故城-淮南湿地”“信阳-淮滨-东西湖风景区-蒋国故城-淮南湿地-方家湖-兔子湖”等精品旅游路线8条,已接待数以万计的县外游客。三是融入招商引资。坚持“以根聚人、以情招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用好乡亲、宗亲、根亲等人脉资源和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等根亲节会平台,围绕纺织、食品、造船三大主导产业开展丰富多彩地根亲文化招商活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仅2023年一年,淮滨县就累计新签项目167个,合同投资总额234.9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成绩位列全市县区前茅,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和奖励。其中,多数新签项目涉及的企业为信阳籍成功人士领办或经信阳老乡、信阳在外宗亲、外地蒋氏宗亲介绍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