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7-10 浏览次数:

    茶花朵朵盼君归,寻根溯源助发展。信阳市委统战部紧紧围绕“1335”工作布局,聚焦根亲资源抓招商,积极挖掘根亲文化资源,用好根亲人脉优势,“以根聚人、以情招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讲信阳好故事,传播家乡好声音,架起对外交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根亲桥梁,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美好生活看信阳”积蓄发展动能。

商 城

    商城县委统战部挖掘根亲文化资源的地域优势,做好“以根为桥、以商招商”文章,主动牵线搭桥,激活人脉资源,延伸招商触角,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发动招商推介。以根亲文化研究会为平台,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邀请海内外宗亲会员回故乡共叙乡情。召开项目推介会10场次,吸引60余位海内外宗亲会员和企业家回到家乡共谋发展。二是主动牵线搭桥。将根亲文化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摸排海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家,成功引进一批项目。刘氏文化研究会邀请民营企业家刘威、刘浩东回乡创办河南新浩润环保有限公司,投资达3.5亿元;张氏文化研究会邀请民营企业家张永华回到县轻工业园区创办河南银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达1.2亿元;陈氏文化研究会邀请民营企业家陈宏福在双椿铺镇建设“百姓源”文化产业园,2023年3月动工兴建,一期已投资0.5亿元。三是带动后续服务。县委统战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统战干部一对一包企制度,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协调化解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引来更多的根亲、侨界人士将项目落地商城。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5场次,收集诉求建议30条,办理答复率和企业满意率均为100%。

息 县



    息县县委统战部深挖“根”的内涵凝心,放大“亲”的优势聚力,以亲情纽带为招商引资赋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组建队伍抓招商。成立息县根亲文化研究会,组建根亲文化办公室和“理论研究组、联谊活动组、基础建设组、招商引资组、综合协调组”1办5组的组织架构,利用“息商之家”,统筹推进根亲招商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合作牌、信息牌、联谊牌”。二、双向发力促招商。县内从统战部抽调3名人员参与组建珠三角招商办事处,针对根亲招商制定土地、厂房、奖补等6方面14个单项优惠政策;县外在广东赖氏联谊会秘书处成立“祖地发展招商专班”,分赴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宣传交流,架起根亲招商桥梁。近年来,赖、白、息、马等姓氏宗亲先后与息县达成投资意向12个,投资总金额约15亿元。其中,赖氏投资2亿元用于建设古赖国文化园项目;投资5亿元推进息县农商行改制;投资1.5亿元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三、内外联动助招商。县委统战部积极“走出去”,先后6次到广东、福建、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开展根亲招商,多次与赖氏宗亲总会、东升集团等30多家企业(商会)进行招商洽谈;县根亲文化专班和研究会主动“请进来”,召集赖氏、白氏、马氏宗亲代表召开根亲工作交流会5次,邀请外地企业家和客商到息县实地考察50余次,1000余人次。在今年息县根亲文化节中,息县人民政府与赖氏宗亲总会共同签署《息县包信镇古赖国历史文化游览区战略框架协议》《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赖氏工业产业园建设战略框架协议》,意向投资20亿元。 

平 桥

    平桥区委统战部立足区情,深挖根亲资源,弘扬根亲文化,助力招商引资。优化根亲研究力量,对辖区姓氏研究协会、宗亲会等进行摸底造册,培养从事根亲文化人员35人,具有影响力的姓氏宗亲会24个,增强平桥籍在外宗亲、社会贤达、技术人才、能人志士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根亲招商交流,组成招商团队赴江苏国强集团、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河南商会考察调研,宣讲城阳城址、中山古镇历史文化故事,推介平桥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根亲媒介作用,区委统战部包联走访在平落地的台企、港企,选派从事根亲文化研究的人员为联络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招工用工等服务。目前,上淮豫南牛业产业基地项目、摩典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信阳瀚发实业服装电商项目已落地开工,总投资约11亿元,已到位资金1亿元;正在洽谈信阳预制菜等项目6个。

来源:信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