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归国华侨华人不断增多,寻根不断,光山县侨联积极参与“根亲文化”建设活动,挖掘光山大移民文化,结合江西“筷子巷”和山西“大槐树”等移民文化,利用根亲文化,推进侨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理顺根亲资源,发挥文化优势。光山县侨联联合县委统战部对县域内姓氏进行摸排统计,经走访和调查共有176个姓氏,其中源于光山的姓氏有光、弦、曾、扶、蒋等,剩余多为移民姓氏。在移民过程中,共有两个重要时期,分别是明朝初期和清朝末期,其中迁移光山人大多移至现广德和环太湖区域,现今广德县光山籍人口有20余万人。经过大力挖掘根亲资源,文化优势凸显,目前出自光山名人有宋代的司马光、元代的龚有福、清代的胡煦父子、近现代的邓颖超、尤太忠、万海峰等,与光山有密切联系的名人如苏东坡、智顗等,为光山文化发展添资添彩。
聚焦工作开展,凸显根亲底蕴。今年以来,县侨联联合县委统战部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同各姓氏宗亲进行对接,和各姓氏宗亲会长和秘书长开展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宗亲会目前的规模、运作方式、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对政府部门的一些诉求,同时还应部分姓氏宗亲的邀请到广德、南京等地观摩宗亲会的活动,走访了光山籍在外政商界成功人士和高院高知识分子,摸底光山籍在外有影响力人士信息,并同南京市溧水区统战部建立了官方往来交流。多次到信阳根亲文化研究会开展学习,向专家会长请教关于根亲文化工作开展的政策、制度、理论要求。两次到固始县根亲文化研究会、固始县根亲文化发展中心、固始根亲园等地方,学习借鉴固始县在根亲文化工作开展中的先进经验。并走访光山县对根亲文化有研究的社会人士和离退休干部,理顺根亲文化,做实根亲工作,展现根亲内涵。
融入根亲群体,突出工作成效。在2013年中华龚氏文史研究会在光山县隆重成立,全球来自北京、福建、陕西等18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600名龚氏宗亲代表来到光山县祝贺,县侨联积极做好后勤保障,护航根亲盛会顺利举办;2019年光山县隆重举办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纪念活动,县侨联主动参与,发挥纽带作用,联系各界人士其中邀请司马光祖籍地山西夏县政界领导和后人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就两县文旅产业战略合作达成协议。今年以来,县侨联组织专人对全县40余户规模较大姓氏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了解全县根亲基本情况,为根亲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保障。主动与越南中国商会和柬埔寨王国中国商会对接,邀请参加光山县首届根亲文化节,并建立沟通渠道,发挥根亲文化柔性招商、以情招商的作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谋划根亲工作,展现侨联风采。协助县委办好光山县首届根亲文化节活动,进一步完善根亲组织架构,组织召开各宗亲文化研究会会长召开第一次根亲文化理事会,筹划成立根亲文化研究会,选举会长、名誉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及理事人选,并研究成立根亲文化发展中心,加强规范化建设等;到饶氏宗亲文化研究会饶德安家中,组织专业团队对饶德安家中展柜、展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整理,打造全市首家县侨台之家。了解各宗亲会的会员情况,整理姓氏宗亲材料、和宗亲会亮点活动信息编制光山县根亲文化概况书,结合近几年光山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以及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汇编光山县根亲文化宣传册。积极发挥根亲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发挥根亲文化柔性招商、以情招商的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来源:光山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