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委统战部坚决贯彻落实“招商引资拼经济 统一战线在行动”要求,围绕“1+1”主导产业统一思想、发挥优势,营造出“大统战+大招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推动了统战资源优势和职能优势转化为招商实效。2023年,全县统战系统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金额57.62亿元。
一、创新招商机制,上下联动谋招商。发挥统战联系广泛优势,发散“大统战”思维,突出“一盘棋”招商,凝聚强大招商合力。一是凝聚合力大招商。建立“一把手”带头招商和多元协同全员招商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扎实开展“二分之一”工作法,常态化率队开展招商活动,招商项目亲自洽谈、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推介;压实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招商职责,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围绕主导产业设立招引任务,建立督导机制,定期调度招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全县已形成招商大比武的浓厚氛围;二是延展视野拓商脉。利用春节、中秋节、根亲文化节等有利时机召开高规格座谈会,推介家乡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以苏州光山商会组建、广东省河南光山商会团建为契机,召开投资座谈会12场,促成赴光考察企业85家,项目洽谈70次,实现项目签约落地8个;借力苏信合作,成立信苏合作招商专班,选派4名优秀干部驻点招商,紧盯南京、苏州、昆山等重点区域加大登门拜访、点对点敲门招商力度。三是破除思想旧围栏。县工商联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弦商精神”大讨论活动,搜集光山籍企业家的成长创业事迹,深入挖掘弦商特有品质和精神,作为民营企业家们精神引领,激发他们闯市场、拼经济、建家乡的热情。
二、深掘统战资源,内外联引广招商。将招商引资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坚持逢会必讲招商、逢事必提招商、逢人必谈招商,持续释放大抓招商的鲜明信号。一是平台“聚”,成立弦商之家和光山县企业家协会,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成立商会,将招商作为头等大事,把民营经济人士“聚”在共同的家,为开展招商工作提供了基础平台。二是借力“招”,编印《在外成功人士名录》和《光材光用产品推广名录》,搜集统计光山籍党政军学、在外经商、港澳台侨人士,为全县招商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向他们推介家乡发展信息、发出招商信号,让他们成为招商工作的“扩音器”。三是灵活“引”,不断扩大统战朋友圈,发挥新联会、知联会作用,完善同心工作室、乡贤联谊会建设,牵头开展光山县首届根亲文化节,活动期间促成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34.87亿元,将统战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四是情谊“联”,创新推进境外招商,密切联系境外商会、侨胞侨属,建成全省首个“台胞台属之家”,开通“云上恳亲”平台,以“云平台”促成“云招商”,梳理招商线索2个,拓展招商引资新渠道。
三、强化服务保障,优化环境稳招商。以主动服务、优化流程、专班跟踪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留得住,发展好”为目标,细举措吸引大投资。一是要素保障有力度,统战系统全员参与“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统战部长任工业强县指挥部政委,牵头强化标准化厂房、标准地、水电路等要素保障,在项目督导、项目服务等工作中靠前指挥、担当作为,光山工业进步明显,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二是项目落地有速度。加强对招引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定期组织召开项目研判会,强化沟通协调,对所有在谈及签约项目实施全程跟踪、全周期服务,积极为项目书难解困,推动项目快谈、快签、快落、快建、快投产。三是营商环境有温度。县工商联全员全程参与“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解决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2023年第一季度营商环境提升至全市县区第一位。
四、培育主导产业,立足优势精招商。坚持围绕县域优势和主导产业抓招商,以装备制造业和户外运动装备为主攻方向,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升链。今年以来,统战系统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6次,促成签约项目22个,已开工或投产项目9个,总投资13.55亿元。特别是在市第31届茶文化节上成功签约浙江拓路者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带动传统羽绒服装行业转型,着力打造投资10亿元的光山户外运动装备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开工建设,项目即将投产。以精密数控机床为主导,培育发展全产业链园区,引进的金烽智能数控机床等9个项目正逐个落地,配套建设的厂房已接近完工,园区建成后可辐射光山周边直径300公里,为范围内的豫东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各县区开发区提供装备制造业配套。目前,260亩的机床产业园已规划开工建设,首个投资5亿万的铸造项目即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