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紧扣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通过“铸魂强基、纾困增效、蓄势赋能”三链协同,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铸魂强基,凝聚思想共识“引领链”
坚持“党建引领+红色铸魂”双轮驱动,将思想引领作为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共识的“总开关”,年初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邀请100余名企业代表参会,对14家优秀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实干兴业、创新争先”的鲜明导向;组织民营企业家代表赴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以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专题培训,分层分类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培训4期,培训560人次,邀请党校专家、行业领军人物解读政策、分享经验,推动民营企业家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发展信心。
二、纾困增效,打造精准服务“保障链”
聚焦企业堵点痛点,构建“统战牵头、部门联动、闭环落实”纾困机制,针对羚锐公司、长园智能装备等企业在全县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反馈的20项问题,通过纾困解难专题会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办结时限,建立台账销号管理,18项问题已高效办结。深化“助企春风行动”,建立“首席助企服务员”制度,组织统战干部包联39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上门服务,通过发放惠企手册、张贴“企业码”、征集融资需求等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以“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的实际成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三、蓄势赋能,构建产业升级“动力链”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政策红利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协商制定《新县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措施,配套茶产业、中药材产业阶梯式奖补政策,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制定《新县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意见》,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健全年轻企业家培育体系,通过项目带培、挂职锻炼强化代际传承。配合县政协开展“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委员回归工程,通过政策激励、情感联结、项目对接,引导在外新县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返乡投资兴业,促进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